3月25日下午,我院本科生黨支部與后勤機關黨支部開展了支部聯學共建活動。后勤機關黨支部書記、后勤保障部副部長羅司軍,我院本科生黨支部書記張博,本科生黨支部及后勤機關黨支部黨員同志出席活動。
活動正式開始前,羅司軍書記首先向我院本科生黨支部的同志們介紹了后勤機關黨支部基本情況,并從黨支部政治建設、理論學習、活動創新等方面介紹了后勤機關黨支部的工作開展情況以及此次支部聯學共建活動的目的意義。我院本科生黨支部副書記尋天琦則介紹了所在支部的基本情況,并代表學生黨員簡單分享了對支部共建的認識。之后,兩支部到場的各位黨員分別進行了自我介紹,進一步增加了支部間的了解和共識。
隨后,羅書記作了題為“百折不撓,革命曙光——難忘的1927年”的專題黨課報告。報告圍繞“革命歷史背景”“難忘1927——大事記”“毛澤東在1927年”“認識和理解”“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等六個部分展開。
羅書記以大革命失敗的時代背景作為切入點,分析了第一次國共合作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總結了中國共產黨在這一時期取得的革命成果和經驗教訓。接著,他帶領大家重溫了1927年發生的幾次重要黨史事件。通過對“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中共五大”“八七會議”“南昌起義”“三灣改編”等歷史事件的回顧,羅書記深入分析了當時中國所處的黑暗與曙光并存的復雜局面,同時著重解讀了毛澤東同志在這一時期的特殊遭遇與重要貢獻。羅書記認為,1927年對于中國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在歷史的分岔路前,中國共產黨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建立了一支聽黨指揮的革命軍隊,真正開始自主地領導中國革命。
羅書記指出,我們在認真學習黨史知識的同時,還要學會從歷史事件和人物中總結經驗規律、凝練思想精髓。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正在于黨從百年間奮斗與建設的輝煌歷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優秀特質。最后,羅書記總結了此次黨課的主要內容,并結合學習工作的實際對同志們提出了要求:一是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新的偉大斗爭”,培養頑強的斗爭精神,做好應對風險挑戰的準備;二是要深入領會“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牢固樹立服務師生的意識,及時解決師生的“急難愁盼”;三是要主動學思踐悟,從黨的百年歷史中汲取克服困難和挫折的勇氣、力量、智慧,堅定共產黨人的信仰和理想信念;四是要真正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校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當中。
在交流環節,羅司軍書記和張博書記分別就支部結對共建、資源共享、文化共育、發展共促等方面提出了想法和意見。與會的各位黨員同志積極熱議,就如何在志愿服務、教學宿舍樓文化建設、校園綠色生活教育推廣、“后勤+文學”模式建設等方面加強合作展開討論,指出了不少痛點和問題,也提出了許多設想和舉措,為進一步加強后勤機關黨支部與文學院本科生黨支部融合共建,探索“三全育人”新模式提供了有效路徑和可靠支撐。
